纳米抛光用硅溶胶的五大优势体现在高效抛光、控制、表面保护、环保安全、工艺适配五个方面。
高效抛光:硅溶胶由直径10-150纳米的二氧化硅颗粒组成,这些纳米级颗粒在抛光过程中通过物理摩擦与化学腐蚀的协同作用,能够去除晶圆表面的微小凸起。实验数据显示,硅溶胶可使材料去除速率达到0.9-1.2微米/分钟,远超传统抛光材料。例如,在7纳米制程中,硅溶胶帮助将晶圆表面粗糙度(Ra值)控制在0.2纳米以下,实现原子尺度的“镜面效果”。
控制:硅溶胶的颗粒大小和浓度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,从而实现对抛光精度和速度的控制。不同粒径的硅溶胶会产生不同大小的去除速率,为芯片制造的平坦化加工工艺提供了更多选择。例如,粒径15nm的硅溶胶在28nm制程中可将晶圆表面粗糙度从0.5nm降低至0.1nm以下,而粒径50nm的硅溶胶则可能因颗粒较大导致表面粗糙度上升。
表面保护:硅溶胶颗粒的球形结构与适中硬度(莫氏硬度约7),使其在高速摩擦中不易损伤晶圆。相比传统硬质磨料,硅溶胶能显著减少表面划痕和微裂纹。同时,抛光后的晶圆表面会形成一层均匀的二氧化硅保护膜,减少后续工艺中的污染物附着,提高晶圆的耐候性和稳定性。
环保安全:硅溶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,无毒无害,对环境友好。其VOCs排放量仅为传统有机抛光液的1/5,且可循环使用5-8次,显著降低化学废物处理费用。例如,某欧洲晶圆厂引入硅溶胶后,年减少化学废物处理费用达300万欧元,符合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
工艺适配:硅溶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,能够适应多种抛光工艺和材料。它可用于硅片的粗抛和精抛,以及IC加工过程,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化薄膜的平坦化加工。此外,硅溶胶还能与其他成分搭配使用,形成复合型抛光液,兼顾抛光效率和光洁度。例如,某日企推出的复合型硅溶胶,使晶圆单片处理时间缩短至15分钟,减少80%的纯水消耗。
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©Copyright 2020 粤ICP备20027489号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